轉
【源】见《姓苑》(15,21)。或以地名为氏(62)。【布】甘肃临泽(352)、安徽淮南(362)、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朔州、忻州,湖北之武汉,云南之通海、邱北,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源】见《姓苑》(15,21)。或以地名为氏(62)。【布】甘肃临泽(352)、安徽淮南(362)、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朔州、忻州,湖北之武汉,云南之通海、邱北,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Mèngsūn【源】 春秋时鲁桓公之庶子庆父之子公孙敖,号孟孙,因以为氏(7,9,17,60,89)。【人】 孟孙谷,春秋时鲁大夫(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孟”
读音:A-hēi【源】 彝族姓(375)。
读音:xīn móu【源】 西羌人姓,见《宋史》(60,62)。一说,吐蕃部人姓(101)。【变】 一作〔森摩〕(101)。【人】 心牟钦毡,一作森摩乾展,宋时吐蕃部青唐大酋(101)。历史上西羌族姓
读音:Tàiyáng【综】 ①见《广韵》(15,63)。②台湾土著姓(251)。【人】 太阳速,春秋时卫大夫,《左传》作戏阳速(6)。《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姓觿》云: “《神仙传》有太阳子
读音:Zuò【源】 周公之后有祚氏(22)。【变】 一说,即胙氏(91)。【布】 大陆有此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希姓录》注云: “源于姬姓。‘周公之后
读音:Yáo【源】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7,9,12,17,60)。【变】后有加食部为饶氏者(62)。【望】上党(17,21,418),河间(12,21)。【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尧暄,北魏
读音:duān【源】 ①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晋大夫食采于端,因氏(17)。②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封晋君于端,子孙因氏(60,62)。③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
读音:Gōngxú【源】 春秋时晋公族有公壻氏(17,62)。【人】 公壻池,见《左传》(17,63)。
读音:Lù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山西之太原,河南之义马,湖北之临利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
读音:wán【源】 ①宋桓公之孙桓魋之后改姓完,见《路史》(17,60)。②完颜氏之后均改姓颜氏,唯山东曲阜之完颜氏改姓完氏(60,62)。③楚大夫屈完之后(441)。【变】 亦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