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Kěchì【综】 代北人姓(27)。疑为可频氏之异译。【人】 可叱雄,北周柱国、庸国公,见《北齐书·斛律光传》(242)。
读音:hé tū líng与“纥突邻”同。
读音:Qiānlíng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铅陵,地名,所在待考。或以地为氏。或音yánlíng。《吕氏春秋》有铅陵卓子。
读音:Fú【源】 见《韵语阳秋》(63)。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 古称外围大城为郛,此当以所居为氏,如郭氏、东郭、西门之类。)
读音:Shùjī【综】 晋、魏时期鲜卑人姓。西河鲜卑种,魏诘汾长子匹孤部落,徙河西,传六世至树机能,有凉州(6)。后改为树氏(17)。《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元和姓纂》 云: “鲜卑姓。北魏有
读音:Wàn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盖县盖州镇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盖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疑此亦以人体部位为姓氏。如首氏、腹氏、肝氏、足氏、手氏之类。)
读音:Fán【音】 亦音帆(Fàn)(15)。【源】 ①周大夫食采于氾(故城在今河南襄城南),因以为氏(6,12,15,60)。②本姓凡,遭秦乱避地氾水,因改姓氾,见《姓考》(9,11,17)。【变】
读音:Qiángqiàl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耀州(23,63,180,260)。 【变】①亦作〔强恰理〕(260)。②后改为强氏(23,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耀州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yáo帝尧之后,以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尧氏,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望出河间、上党。(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后魏>尧暄,长子人,北部尚书。<隋>尧君
读音:dà hú【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狐突之后,别为大狐氏(4,7,12,21)。【人】 大狐容,春秋时晋大夫(4,7,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