閼
【音】 又音言(Yān)(91)。【源】 ①出自高辛氏。长子阏伯为陶唐氏火正,后世以字为氏(7,8,15,60)。②系自妫姓。虞阏父,一作遏父,舜之后裔,其后以为氏(17,62)。【变】 一作遏氏(17)。张澍考证,阏,遏为二不同之姓,阏虽有读遏一音,人姓则当分也(26)。【人】 阏典,汉时将(15)。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云: “阏党童子之后。”“以地为氏。”②《姓氏考略》则云: “音 ‘遏’。《路史》: 高辛氏子阏伯之后有阏氏、遏氏。”
【音】 又音言(Yān)(91)。【源】 ①出自高辛氏。长子阏伯为陶唐氏火正,后世以字为氏(7,8,15,60)。②系自妫姓。虞阏父,一作遏父,舜之后裔,其后以为氏(17,62)。【变】 一作遏氏(17)。张澍考证,阏,遏为二不同之姓,阏虽有读遏一音,人姓则当分也(26)。【人】 阏典,汉时将(15)。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云: “阏党童子之后。”“以地为氏。”②《姓氏考略》则云: “音 ‘遏’。《路史》: 高辛氏子阏伯之后有阏氏、遏氏。”
读音:E-lǔlā【综】 元时人姓。咬咬,阿鲁剌氏,嗣广平王,元至正中降河南省平章,后迁辽阳行省左丞相,又改甘肃左丞相(399)。
读音:wáng rén【源】 ①系自姬姓。周大夫王人子突之后,以官为氏,见《风俗通》(7,9,12,17)。②系自姬姓。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其子宗敬之后有王人氏,见《路史》(60)。【人】 王人宰公,汉
读音:Zhě【源】 见《康熙字典·辨似》(80)。或系褚姓省点为禇。今汉、土家(387)等民族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奉新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康
读音:xí【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庄公之子廖封于隰阴(故城在今山东临邑东),为大夫,因以为氏(12,15,17,60)。【望】 济南(17,418)。【布】 辽宁沈阳(91)、河北易县(231)、徐
读音:jǐ【源】 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10,63)。宋大夫仲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后魏俟几氏改为几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Àixīn【综】 满族姓。由爱新觉罗氏所改。北京有此姓。
读音:dà lín高阳才子有大临,见《左传》,后以为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wǔ xìn【源】 战国时楚怀王封宋义为武信君,因氏,见《姓考》(17)和《路史》(60)。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路史》 云: “宋义事怀王,封武信君,后氏焉。”宋
读音:hū【源】 见《直音》(62,63,80)。一说,同呼,或同滹(91)。【望】 沛郡(418)。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集韵》 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词典》注云: “系呼姓分族。
读音:Jīngqí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精奇哩乌拉,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系以地名为氏(23)。【变】清驻防达虎里镶黄旗中有精奇理氏,世居黑龙江(260),今达斡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