鬭强
《姓氏考略》 收载。 其注云: “即鬭强氏。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芈姓。” 《姓源》 云:“若敖之子鬭强为楚文王大夫, 因氏(《姓解》)。”
《姓氏考略》 收载。 其注云: “即鬭强氏。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芈姓。” 《姓源》 云:“若敖之子鬭强为楚文王大夫, 因氏(《姓解》)。”
读音:Xiágōng【源】周大夫瑕公之后,见《路史》(8,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据《路史》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周大夫瑕公
读音:Wūzhī【源】 乌氏,地名,因水而名,秦时为乌氏之戎所居,汉置乌氏县,故城在今甘肃平凉西北。以地为氏(11,60)。【变】 一作〔阏氏〕(17)。【人】 乌氏倮,秦始皇时封比封君(60,87)
读音:Ào《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以国名为姓氏。骜,国名,因氏。” 《中国姓氏大全》注“傲” 云: “现代罕见姓氏。但分布较广,亦作‘骜’。”
读音:Éliú【源】 西夏人姓(31,101)。或即讹六氏。【变】 ①一作讹罗(31)。②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额鲁〕(24)。【人】 讹留元智,西夏时武功大夫(24,31)。
读音:Bǎo【源】 见《姓苑》(12,21)。蒙古族亦有此姓(255)。【变】 一作〔宝〕(11)。【望】 丹阳(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宝忠,汉光武时人(17,60)。
读音:Āhè【综】 北魏时改阿贺氏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魏书·官氏志》注云:“代北人姓,后改为阿氏。”
读音:zǐ shí【源】 春秋时陈桓公之子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4,7,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世本》注云: “陈桓公生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
读音:Lèbiàn【综】 瑶族姓。世居云南金平城关镇,属红头瑶,汉姓盘,又分勒便布厄(大盘,即灰盘)、勒便遂(中盘 ,即红盘)、勒便白(三盘,即白盘)、勒便迈(四盘,即青盘)、勒便样(五盘,即黄盘)
读音:Yúyuēyǐ现行羌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县有分散。本为房名,或以为姓。参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读音:Rúlǐ《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收载,“唐有儒李都罗。”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