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诗词古文>盖嘉运生平

盖嘉运生平介绍

盖嘉运,生卒年不详,唐玄宗时人。开元中,官至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奇台西北)。统辖西突厥十姓部落诸羁縻府州。玄宗先天元年,设北庭伊西节度使,由北庭都护兼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共两万人,用以防制突骑施(突厥部落之一,其地当在今新疆伊犁河以西,热海以东)、处木昆等部落。
>>查看盖嘉运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抗击突骑施

  由于两《唐书》均未给盖嘉运立传,所以他早年的事迹无法知晓。盖嘉运最早出现在史书时是在开元(713—741年)中期,当时已官至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奇台西北)。北庭都护府设置于武后长安二年(702年),统辖西突厥十姓部落诸羁縻府州。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唐朝又设北庭伊西节度使,由北庭都护兼领,统瀚海、天山(驻西州)、伊吾三军共20000人,用以防制突骑施(突厥部落之一,其地当在今新疆伊犁河以西,热海以东)、 处木昆等部落。庭州(治金满,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城中除府邸军衙外,还有佛寺道观、贸贩市场等。所以庭州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盖嘉运鉴于庭州的重要性和庭州城墙年久失修,一旦 战争爆发,庭州很难坚守。于是他在北庭都护府城内置瀚海军,并对城墙重加修筑,完善工事。常备守军 也达到了12000人,马4200匹。经过这次整修,庭州的防御能力大为提高,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才被吐蕃攻占。

  自开元十四年(726年)以后,由于安西都护府在处理同突骑施汗国的关系时妄自尊大,加之苏禄可汗的恃勇逞强,使双方关系发生破裂,西域地区再次陷入战争状态。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月,突骑施军侵扰北庭及安西的拔换城(又名威戎城,今新疆阿克苏)。盖嘉运于二十四年(736年)正月率兵出击,于二十六日,大败突骑施军,得胜而归。

  由于突骑施汗国对外不断征战,使国力日益衰弱,国家内部的矛盾斗争也在不断加剧。由于苏禄可汗在晚年“愁窭不聊,故卤获稍留不分,下始贰矣”(《新唐书·突厥传下》)。因此,汗国内部导致分裂,逐渐形成黄、白二姓部落。国人以娑葛部为黄姓,以苏禄部为黑姓。黑姓中又以酋长莫贺达干和都摩度(又称都摩支)两部最为强大。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莫贺达干和都摩度率两部兵马夜袭苏禄,苏禄兵败被杀。但时隔不久,两部酋长又因汗位继承问题发生离异。莫贺达干立尔微特勒为黑姓可汗,都摩度立苏禄之子骨啜为吐火仙可汗,双方互相攻战。莫贺达干部抵挡不住都摩度部的进攻, 便遣使向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求援。

  盖嘉运闻讯后,立即上奏朝廷。唐玄宗诏令 盖嘉运率突骑施、拔汗那以西诸国军队讨伐。在唐军和碎叶以西诸国的强大攻势下,形势忽然发生了变化。吐火仙可汗与黑姓可汗由相互对立变成相互联合:吐火仙与都摩度据碎叶城(又称素叶城、索虏城,在今俄罗斯伏龙芝市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一说在今俄罗斯托克马克附近),黑姓可汗尔微特勒据怛罗斯城(又称咀罗私,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部江布尔城),相互连兵以拒唐军。

  面对突变的局面,盖嘉运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八月, 率唐军及石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王莫贺咄吐屯及史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王斯谨提两国之兵,协助莫贺达干向碎叶发起进攻。吐火仙可汗出兵迎战,被击败后逃走,在贺逻岭(碎叶城东南)被抓获。接著,盖嘉运又分遣疏勒镇守使夫蒙灵察与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 潜兵偷袭怛罗斯城,生擒黑姓可汗尔微特勒,并乘胜占领曳建城,取金河公主,将所俘获的突骑施数万之众全部交给了拔汗那王。

  唐军经此一战,威震西陲。同年九月,原隶属于突骑施汗国的西域处木昆、鼠尼施、弓月等部皆 率众内附,仍请徙于安西都护府境内。至此,西域地区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盖嘉运献俘长安。唐玄宗在御花萼楼设宴款待了盖嘉运,随后将吐火仙可汗赦而不罪,又任为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修义王。又擢莫贺达干为右骁卫大将军,册封石国王莫贺咄吐屯为顺义王,加拜史国王斯谨提为特进。不久,盖嘉运奏请册立阿史那怀道之子阿史那昕为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昕之妻为交河公主。唐玄宗接受了盖嘉运的奏请。

  受到弹劾

  盖嘉运立此战功,被封为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负责经略吐蕃,其兵力达14.8万人。但盖嘉运却自恃屡立边功,沉溺酒色,不思防务,一再拖延赴任时间,结果遭到左丞相裴耀卿的弹劾。

  唐玄宗看过奏疏,这才催促盖嘉运去赴任。盖嘉运到任后,为了讨好唐玄宗,盖嘉运将著名的《甘州大曲》(《伊州曲》)献给唐玄宗。唐玄宗酷爱音乐,看后拍案叫绝,立命进入教坊演出,从此盛行于宫廷,后来《甘州大曲》又在长安的歌舞伎馆、茶楼酒肆中广为流传,以至传到了日本。著名的词牌《八声甘州》,原来本是《甘州大曲》中的一个乐段。盖嘉运在任期间,仍然是我行我素,不思防务。“恃托中贵,公为非法,兼伪叙功劳”(《旧唐书·韦恒列传》)结果遭到陇右道河西黜陟使韦恒弹劾。

  一败涂地

  盖嘉运的胡作非为,终于酿成了大祸。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六月,吐蕃出动40万大军,西入长宁桥,经河源军所(今青海西宁),向安西军发起大规模进攻。但被浑崖峰骑将臧希液所率5000唐军击败。十二月二十八日,吐蕃重新调集兵马,攻陷了廓州达化县(今青海贵德东),尽杀城内军民。随后向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发起进攻。石堡城本是易守难攻之地,但由于盖嘉运放松了警惕,结果轻易地就被吐蕃军攻占。盖嘉运不能御,只得退走,使唐军失去了这一重要的战略要点,。

  石堡城的失守,使唐玄宗大为震怒,将盖嘉运罢官,从此盖嘉运便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而石堡城直到天宝八年(749年)六月才被哥舒翰以惨重的伤亡再次收复。

猜你喜欢

  • 邹思成

    邹思成,字孝瞻,号莪庵,附贡生。无锡人。工诗,不以示人,有《莪庵诗稿》、《俗字辨伪》等书。

  • 邹阳

    邹阳(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9年),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是西汉文学家。汉文帝时,是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梁孝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邹阳有文七篇,现存两篇,即《上书吴王》、《于狱中上书自明》。

  • 邢群

    唐人,字涣思。武宗会昌间自户部员外郎刺处州。政尚严明,刑清事简,束缚黠吏,抚辑良民,吏人畏之。去之日,民泣送于途。

  • 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邹德基

    邹德基,字公履,号二樗,又号磨蝎居士。无锡人。迪光子,国子生。少负不羁之才,善诗文书画。工草书,尤工擘窠大字,字间有英绝气。

  • 周舍

    (469—524)南朝梁汝南安成人,字升逸。周颙子。博学精义理。起家齐太学博士。入梁,召拜尚书祠部郎,礼仪损益,皆自舍出。累迁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国史诏诰,军旅谋谟,皆兼掌之。预机密二十余年。性俭素,如布衣之贫者。官至右骁骑将军。

  • 苏麟

    苏麟(969~1052前后),宋杭州属县巡检。见[宋]俞文豹《清夜录》[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近水楼台:此故事出自宋俞文豹编撰的《清夜录》。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对部下很宽厚,常举荐随员做官。据说,他在浙江做官时,部下都经他举荐当了官。只有一位叫苏麟的人,因外出办事不在跟前,未被范仲淹举荐。於是,苏麟作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看似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暗示: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得不到恩泽。此诗以后成为人尽皆知的成语,用以讥讽藉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信捞取好处的人。

  • 张咏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

  • 张回

    字仲昌,椒之子。初能言,即问道是何物,众不能答,概然失笑而叹。五岁欲传经籙,父曰∶“且读儒书。”对曰∶“祖书不读,读他书何为?十岁嗣教,能辟谷导引之道,日行数百里,后入青城山不知所终,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辅教弘济真君”。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