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廉

上廉

经穴名。代号LI9。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3寸处。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主治头痛目眩肠鸣腹痛肩膊痠痛,手臂麻木,上肢不遂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经穴别名。即上巨虚,见该条。③廉,即边缘;5廉,即某处的上侧缘。《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

猜你喜欢

  • 风疝

    古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症。《医学入门·疝气》:“风疝者,非外风也,乃肝木阳脏气动之风。”《儒门事亲》卷二:“《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气疝,太阴滑为脾气疝

  • 初生目闭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目闭不开,多系胎有伏热,热蒸于脾所致。《幼幼集成》:“小儿初生目闭,此胎热也。”眼胞属脾,脾之脉络为热所壅,故眼胞赤肿,不能睁开。热重者并有面红唇燥。治宜清热泻脾,用生

  • 莲花蕊

    见《孙天仁集效方》。为莲须之别名,详该条。

  • 王孟玉

    【介绍】:见王璆条。

  • 赤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小肠。参见黄肠条。

  • 出臼

    病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脱臼。详该条。

  • 针解篇

    《素问》篇名。本篇解释用针的道理,故名。内容从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说明针刺治疗有一定的法则,要按病的程度不同,确定九种针的用法。文中还解释了针感、候气和出针等问题。

  • 武火

    即火力大而猛。发散取汗药宜用武火,不宜久煎。

  • 彻衣

    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指治疗热性疾病针刺机体外侧及背部奇穴的方法,亦有认为取用热病五十九俞者。该篇还指出恶寒无汗,内外皆热,咽干欲饮的热性疾患,因奇输

  • 针刺手法

    简称针法或刺法。①指针刺时(包括进针、运针及出针)所使用的各种操作方法。②专指运针时所使用的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与加强针感以及各种针刺补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