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zhòng 众)风

中(zhòng 众)风

①病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名卒中。指卒暴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的病症。中风的病因,历代医书论述不同。《医略十三篇》卷一以北宋前皆宗《灵》、《素》作外风论治;刘河间谓中风非外中于风,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东垣以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丹溪谓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王安道则谓刘、李、朱三说是以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辨证可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对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又有闭证脱证之分。本病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及中毒性脑病等。参真中风、类中风等条。②指外感风邪的病症。是太阳表证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参见伤寒太阳中风条。

猜你喜欢

  • 麻子仁

    出《伤寒论》。为火麻仁之别名,详该条。

  • 白红菜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番杏之别名,详该条。

  • 金匮要略方论

    简称《金匮要略》。3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16卷,魏晋时经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3卷。1065年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整理

  • 玄冥

    气功术语。肾的代名词。《简易方》:“肾名玄冥。”

  • 精微

    精华微细的营养物质。饮食水谷经消化吸收后,化为精微,荣养全身。《灵枢·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马莳注:“此言谷化精微之气者,为营气卫气。……胃纳谷气,脾乃化之,其精

  • 石竹根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竹凌霄之别名,详该条。

  • 木疳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木疡。因肝经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本病黑睛上发生一个或数个圆形小颗粒样突起,实者小而痛涩,虚者大而昏花,日久反复,黑睛云翳,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变生花翳白陷,甚致溃穿黑睛

  • 肾痈

    病名。指生于京门穴处的痈。京门穴为肾经之募穴,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京门隐隐而痛者,肾疽也。上肉微起者,肾痈也。”由肾虚不足,房劳太过,外挟寒邪所致。初起面白不渴,少腹及肋下膜胀塞满,渐至

  • 夜合珍珠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 直刺

    指进针时,针体和穴位皮肤约呈垂直刺入的刺法。主要用于肌肉丰厚处的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正指直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