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含羞草,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中心是讨论奇恒之府与五脏六府的功用。它所讨论的与《六节藏象论》和《五藏生成篇》有别,故名别论。文中还阐明诊脉取寸口的道理,并指出医生诊病时,必须详细询问及耐心检查,然后加以鉴别和分析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继承家学。曾任太医院提举。
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见该条。
【介绍】:北宋医僧。随州(今湖北随县)人。1063年(嘉祐末年)被召至京师,住相国寺。常常以诊脉推断人的贵贱祸福,是为唯心主义的太素脉之始。
经验方。见《新医药学杂志》1972.1。黄芪、丹参15~30克,当归、白芍药、郁金、党参、黄精、泽泻、生地黄、山药、山楂、神曲、茵陈各9~15克,秦艽6~9克,板蓝根9~12克,甘草6~12克。水煎服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介绍】:见叶志诜条。
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千金翼方·妇人》:“有伏虫胪胀肿。”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