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即腋痈。见该条。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将制作好的膏、丹、散等眼药,用特制的骨针或玻璃棒蘸药少许,点入眼内或患处。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墓头回之别名。详该条。
《古今医鉴》卷十六方。蝉退(去头、足)五钱。研细末,用好酒一碗,煎滚服。治破伤风五七日未愈,已至角弓反张,牙关紧急。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中脘实满,噎则醋心,饮食不消,大便不利,名曰思膈。”参见五膈条。
见野菜谱条。
医经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系全国中医院校第二版《内经》统编教材。其总论分导论、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六篇。详阐《内经》理论体系及全书要旨。其原文部分则是选取重要而又有代表意义的《素问》《灵枢》
【介绍】:明代医生。字度卿,号方山。仪真(今江苏仪征)人。世医出身,治病有良效,且不计酬。万历癸未(1583年)疾疫流行,昼夜为人治病,成活者众。
病名。又名鬼箭。①《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鬼箭风:遍身疼痛如钻,或偏手足如刺,俗名鬼箭。实由营卫空疏,腠理不密,贼风乘间入客经络,营卫不通,与邪相搏而病。”参见痛风、历节风条。②行痹的别称。见《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