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灸膏肓腧穴法条。
即禁方。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强间,见该条。
舌中尖红,舌根有淡黄苔。为热入阳明,每有出现黄疸者。如见头汗、身凉、小便黄涩,可用茵陈蒿汤加味,清热利湿退黄(见《伤寒舌鉴》)。
见面王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因劳损伤心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心劳实热,口舌生疮,大便闭涩不通,心满闷,小肠热。”可用泄热汤等
见《岭南草药志》。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俞正燮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九龙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