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口
即唇。详该条。
即唇。详该条。
即血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详血痢条。
古痘疮的病因学名称。出宋·陈文中《痘疹方论》,所指有三:①五脏六腑秽液之毒,发为水泡疮;②皮膜筋肉秽液之毒,发为浓水泡疮;③气血骨髓秽液之毒,发为脓血水泡疮,三毒既出,则发为疹痘疮。
见《丹溪心法》卷三。即三才封髓丹第一方,见三才封髓丹条。
【介绍】:宋代官吏。官南康守(今江西南康)。生平不详。集有《集效方》一卷。
五不女之一。即鼓。详该条。
①又名神阙。脐带脱落结疤后的陷窝。②《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则不得以时断脐。”即脐带。详该条。
①早晚。②通潮汐。《素问·五脏生成》:“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
证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指不因天热、运动、服药等正常因素引起的异常汗出。
见卫生家宝方条。
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肝肾虚肿之症,腹冷足冷,小水不利,或小腹肿,腰间痛,渐至肿及遍身,面色黑黄,此肝肾经真阳虚肿,即《内经》肾水症也。肝肾虚肿之因,肝主施泄,肾主闭藏,肝肾之真阳不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