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象

猜你喜欢

  • 洞肠泄

    病名。即滑泄。《医略六书·杂病证治》:“洞肠泄,大孔如竹筒,关门不闭也。”详滑泄条。

  • 透风于热外

    出《温热论》。风温一般须用辛凉药物散风,使风邪外透。若病者既有里热,又有外感风邪,即应用辛凉药物解表透邪,里热才能随之而除。但实际临床上多解表清里并用。

  • 冰瑕翳

    病证名。①又名冰瑕障、冰壶秋月。指宿翳之菲薄透明光滑者。《证治准绳·杂病》:“薄薄隐隐,或片或点,生于风轮之上,其色光白而甚薄,如冰上之瑕。”参见宿翳条。②水晶障翳症之别称。《审视瑶函》:“眼内障如水

  • 辰砂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 楸皮

    见《中药志》。为核桃楸皮之简称,详该条。

  • 香附子散

    见《妇科玉尺》卷五。即香附散第一方,见香附散条。

  • 脬痹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四。详胞痹条。

  • 茶实

    出《续名家方选》。即茶子,详该条。

  • 胃热胎疸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生下百日或半岁内,因胃热突然出现发黄。由阳明胃热,湿邪留滞,湿热郁蒸而发。症见身黄壮热,腹胀口渴,大便秘小便赤涩。治宜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热重者可用黄连解毒

  • 清肾愈风汤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白藓皮、白芷、蝉蜕、川芎、当归、威灵仙、生地黄、何首乌、枳壳、苦参、甘草各一两,苍术、黄柏、穿山甲、乌药、石菖蒲各二两,金银花四两。分作十剂,好酒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