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出《斗门方》。为苦楝皮之简称,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木槿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膻中疽。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即远志,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痘疹金镜录》卷下方。蝉蜕五钱,地龙一两。为末,取适量,乳香煎汤调下。治痘黑陷,项强,目直视,腹胀,喘急,发搐。
病证名。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者。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天南星、半夏、陈皮(去白)各三两,香附(皂角水浸一伏时,晒干)二两。为末,姜汁糊为丸。治气嗽,脉浮洪滑数,兼上气喘急,痰涎凝结,或如败絮,或如梅核,甚如吐脓血,将成肺痿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蟹睛症,因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小者黑亮如蝇头,稍大如蟹眼,故名。详蟹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