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即胆囊点。见该条。
见谈金章《诚书痘疮》。即痘疮。详该条。
为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图象或挂图。此类图象,在唐代以前已有多种流传,均佚。现存近代的明堂图有题为元·滑寿撰,明·吴昆校,清·魏玉麟重刻的一种,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为如银内障的早期证候。“瞳神下半边,有白气隐隐一湾,如新月仰而从下向上也,久而变满,为如银内障。”(《张氏医通》卷八)。参见如银内障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排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通报》(5):205,1956。为蛤蟆油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六方。黄芪、人参、当归、桔梗、红花、炙甘草、白芍药、防风各一钱。水煎服。治痘夹瘿肿、未溃者。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