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霍乱

妊娠霍乱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胎前霍乱。多因孕期贪凉饮冷,饮食不洁,感受秽浊之邪,以致卒然发作,腹中绞痛,上吐下泻等。《叶氏女科证治》:“妊娠霍乱,或邪在上胃脘,则当心痛而吐多;邪在下胃脘,则当脐痛而利多;邪在中胃脘,则腹中痛吐利俱多。吐多伤气,利多伤血。邪击胎元,母命易殒,气血伤而无以养胎,子命易倾。此急证也,宜香苏散(香附、紫苏、陈皮甘草、姜、葱白),转筋木瓜,胎动加白术,吐泻频作先服六合汤(扁豆人参木香半夏茯苓砂仁杏仁、陈皮、藿香、甘草、姜、枣),次服丹溪安胎饮(人参、川芎黄芩、白术、当归熟地、紫苏、陈皮、甘草、砂仁、姜、枣)。”

猜你喜欢

  • 穿踝痰

    病名。生于踝部的流痰。证治参见流痰条。

  • 暍(yè 谒)

    即中暑。《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喻昌《医门法律》:“暍者,中暑之称。”

  • 正对口疔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正中(天柱骨间)对口处者。初起痒而不痛,有一小吻,顶上一小点如麻子大,或红或黄,治宜急刺百劳、委中二穴。详见疔疮条。

  • 声如拽锯

    喉中痰鸣,呼吸困难而产生拉锯样声音。卒中昏仆,每见此症。亦可见于一些喉头梗阻的疾病。

  • 蠲痹通络

    针对营卫两亏,风寒湿痹阻关节、肌肉或经络的治法。症见身体烦疼,项背拘急,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用黄芪、甘草、当归、赤芍、防风、羌活、姜黄等药,常用方如蠲痹汤。

  • ①人体部位。①脉位。如《濒湖脉学》:“掌后高骨,是谓之关。关前为阳,关后为阴。”②指腕踝两关节而言,如《骨释》:“手足腕两端骨,亦通曰关。”③《骨释》:“凡肘腋、髀、而端相接骨,通曰机关,亦曰关。”那

  • 生肌干脓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黄连、贝母、降真香(烧存性)、白芨、乌贼骨、五倍子(炒黑)、芸香各五钱,轻粉五分。为细末,将患处洗净,外敷患处。治瘰疬、马刀,脓汁不干者。 .

  • 胃热胎疸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生下百日或半岁内,因胃热突然出现发黄。由阳明胃热,湿邪留滞,湿热郁蒸而发。症见身黄壮热,腹胀口渴,大便秘小便赤涩。治宜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热重者可用黄连解毒

  • 清晨嗽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即早晨嗽。详该条。

  • 一览延龄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