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学大辞典》。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莱菔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五方。栀子一钱三分,石菖蒲、紫草茸各一钱二分,山豆根、犀角、黄连各一钱一分,羌活、木通、僵蚕、杏仁、韭子、牛蒡子各一钱,升麻、蝉蜕、薄荷各七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远服。治小
【介绍】:即葛玄。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骆驼蓬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由肝经湿热下注而成。症见阴囊处起粟作痒,破流脂水,甚至肿痛,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治则清肝利湿。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搽黄柏散或苏叶研细外撒。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
骨名。又名牙钓、下腭骨。即下颌骨。
出《吴普本草》。即常山,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二人上马。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