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即手丫发。见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瞖同翳。即钉翳。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李中梓条。
汗法之一。属辛凉解表法。用辛凉解表药透邪,苦寒药清泄里热的治法。参辛开苦泄条。
解剖部位。出《灵枢·经脉》。①又名山根、下极、王宫。指两目内眦间的鼻梁部分,为足阳明经的起点。②指整个鼻梁。《证治准绳·杂病》:“颊亦作齃……俗呼鼻梁。”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老鼠豆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体内细小的骨骼,如腕骨、跗骨等。
指食丹药。《魏书·裴伯茂传》·豁情赋序:“余摄养舛和,服饵寡术,自春徂夏,三婴凑疾。”
书名。不著撰人,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此书系敦煌出土医学卷子。书中主要论述诊脉方法及部位,对寸关尺二十四气脉及十九种脉象主病阐述颇新,系研究唐以前脉诊学术之珍贵文献。原书藏法国巴黎图书馆和英国伦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