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惟静
【介绍】:
见张时彻条。
【介绍】:
见张时彻条。
病名。①《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发夹脊两边大筋,其色苍,八日可刺,若有脓,在肌腹中……。”证治见外痈条。②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痿漏、曲疽、冷疽。即生于昆仑穴(在外踝与跟腱之中央凹陷部腓骨短肌中
推拿方法名。即点脊法。见该条。
医论著作。明·张介宾约撰于1624年。共收医论45篇,专就金、元诸家论医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对作者本人早年著作中立言未当之
【介绍】:见吕留良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见《山东中药》。即昆布,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菟丝子,详该条。
病名。指生于枕骨下发际处和下颏部的疮疡。后者又名羊胡疮。由脾胃湿热郁于皮毛,复感风邪而发。皮损小如粟米,大如绿豆,色红,热痒微痛,搔破后流黄水,浸淫成片,故又叫黄水疮。治宜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内服芩连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