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小便浑浊。《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类经》十三卷:“水液,小便也。”参便浊条。
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或泻。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但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也有将泄泻分开者,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
出《本草图经》。即大青盐,详该条。
【介绍】:见郭照乾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明、清两代,院判的职位仅次于院使。元代于1322年(至治二年)设院判2人,官阶正五品。
病名。指鼻中有痒感。《古今医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宜防风通圣散加白附子、僵蚕之类。”
水液外渗。《素问·宝命全形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