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太阳经筋病候

手太阳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仲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其病,小指支肘肉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猜你喜欢

  • 何号周天散

    《痘疹金镜录》卷下方。蝉蜕五钱,地龙一两。为末,取适量,乳香煎汤调下。治痘黑陷,项强,目直视,腹胀,喘急,发搐。

  • 五运三气

    运气术语。又名五运三纪。五运之气的太过、不及、平气等三种变化的合称。

  • 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 脖项

    即颈项。详该条。

  • 三痹

    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种痹证。《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类证治裁·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非偏受一气。其风胜者为

  • 猴子埕

    见《海南植物志》。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了了

    瞭然,视物清晰,精神清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又:《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

  • 膝顶

    即鹤顶。见该条。

  • 潜镇

    又名镇潜。镇静安神药和潜阳药合用,治疗因心神浮越表现惊悸失眠或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的方法。镇潜药多为金石、介类质重下坠之品,如磁石、朱砂、生铁落、龙骨、牡蛎、真珠母等。

  • 赤龙爪

    见《普济方》。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