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四品。
【介绍】:见陈邦贤条。
药物归经内容之一。古人从五行学说出发通过五色、五味与五行所属而与脏腑经脉相结合的说法。即:色青,味酸,属木,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色赤,味苦,属火,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色黄,味甘,属土,入足太阴脾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断同龈。又名重龈。多由胃中有热,湿浊薰蒸而成。症见齿龈浮肿,如附物垂痈,口臭。常见于小儿。治宜清胃涤浊。用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加减。或可以针刺去脓血,后用盐汤嗽口。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厥阴是阴经之里,故为阖。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南方之极,与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奔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