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望诊遵经

望诊遵经

诊断学专著。2卷。清·汪宏撰于1875年。作者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其他著作中搜集有关望诊资料整理而成。内容丰富,持论悉遵经义。上卷叙述望诊的重要性及其掌握运用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周身部位、四时、五方、气质等因素,阐明气色与病症的关系;下卷列述体表各部位的望诊提纲,辨析某些病症中汗、血、便、溺、痰、月经等的变化情况。全书既有前人论述,又有个人经验,可供临床参考研究。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暴厥耳聋

    病名。系指卒然发生厥证而聋,或兼肢体半身不遂。《素问·通评虚实论》:“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厥气上逆,上窍不通也,偏塞闭结,厥气下逆,下窍不通也。此内气暴薄,而为外窍之不通也”(清·张

  • 山黄连

    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屈菜之别名,详该条。

  • 气闭耳聋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系指耳聋之因于气闭者。详气闭条。

  • 脾胃虚寒

    同脾阳虚。详该条。

  • 气呃

    病证见。见《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指因气滞及气虚所致的呃逆。中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阳气欲尽,呕吐,呃逆,下利,两脉微涩者,急宜温阳驱阴,用干姜、吴萸、人参、茯苓、丁香、柿蒂、炮附子等。

  • 风寒束肺

    指风寒外邪侵袭于体表皮毛,内舍于肺,影响肺卫之气的宣通。主要证候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甚则喘促气急、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或只觉恶寒而无发热,舌苔薄白,脉浮。多见于风寒感冒,亦可

  • 青丁

    病名。出《中藏经》卷三。五丁之一。属肝经,起于目下,始如瘤瘢,其色青,硬如石,使人目昏昏然无所见,多恐悸,睡不安宁,或生筋骨之间,久则危,可用紫花草敷疮上。余参疔疮条。

  • 补虚

    即补法。详该条。

  • 皇甫嵩

    【介绍】:明医家。武林(今浙江杭州)人。祖、父皆业医。嵩于习儒之暇,究心医学,搜辑医经方书及诸家本草,考订撷要,著为《本草发明》6卷(1578年)。分专治(某药治某病)、监治(某药监某药)两大法,常用

  • 风寒腰痛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凡腰痛病有五……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因风寒着腰所致的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脚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治宜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