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李濂

李濂

【生卒】:1488~1566年

【介绍】:

明代文人。字川父。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正德年间(1506~1521年)进士,历任山西佥事等官职。后来离官,以古文著名于当时。著作较多,其中《医史》一书(10卷)收录古代名医自《左传医和以下到金代李杲,见于史传的五十五人,又采诸家文集所载自宋代张扩以下到张养正共十人,还补写了张仲景王叔和王冰等医家的传记,每传记之下各附有论述,为现存最早的医史人物小传的专书。但这部书不仅有遗漏,而且论述有偏误,名为《医史》,实际是从古代有关文献中收集起来的部分医史人物传略。

猜你喜欢

  • 唐衡铨

    【介绍】:见唐秉钧条。

  • 独活寄生丸

    即独活寄生汤作蜜丸。治证同。见独活寄生汤条。

  • 解脉

    ①指足太阳膀胱经之脉。《素问·刺腰痛论》:“解脉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然,时遗溲。”王冰注:“解脉,散行脉也,言不合而别行也,此足太阳之经。”以其脉如绳之解股,故名。②指络脉。张志聪注:“解脉者,散行

  • 白虎飞尸

    病名。《仙传外科集验方》。“附骨疽,又名白虎飞尸。”详附骨疽条。

  • 坏伤寒

    即伤寒坏病。见《诸病源候论·伤寒诸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坏伤寒》:“坏伤寒者,以医者不辨阴阳,错谬下汗,置病不解,坏证乱经。又伤寒过经,热留脏腑,病候数变,久而不差,阴阳无复纪律,皆名坏病。”参见

  • 表虚证

    证名。指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之气不和所致的表证。《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虚者,或为多汗,或为肉战,或为怯寒。”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治宜解肌发表,用桂枝汤等方。亦指慢性疾患的汗

  • 厥阴舌

    即红中黑纹舌。详该条。

  • 牵正

    经外奇穴名。位于耳垂前0.5~1寸。在咬肌中。正当面神经颊支,上前方有腮管;深部有咬肌动、静脉分支。主治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口腔溃疡等。斜刺或沿皮刺0.5~1寸(图100)。图100

  • 黄雀花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

  • 胸凭仰息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