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的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八纲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医学心悟》:“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症之
书名。又名《治痘大成》、《痘科大成》。18卷。明·朱一麟撰。刊于1619年。本书采集古今痘疹著作,分别对痘症总论、痘疹各阶段及其症状、治疗等作了评述,并收载了作者治痘验案、古方、药性释义以及痘症杂论、
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之成漏者。见井疽条。
①(qí)。①同平。引伸为正常。《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收齐。”原文指收气与长、化之气相平,意即收气正常。②通脐。肚脐。《素问·腹中论》:“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②音济(jì)。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薏苡仁,详该条。
病证名。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见虚火牙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