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修本草》。为蛇含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准绳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系发于颧部的痈。由风热而生。初起小,后渐增大,焮红、肿、痛,进而皮溃流脓。初起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仙方舌命饮。参见外痈条。
即直接灸。详该条。
证名。指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症因脉治·呕吐论》:“胃寒呕吐之症,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多沉迟。真阳不足者,宜
【介绍】:宋代正骨科医家。字仁伯。世传正骨秘术,其父随从护送高宗南渡,途中骨伤患者甚多,救治无数。嵇清继承家传秘术,未成年时已常为宫中人疗伤,整治完好如初,名闻江南。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即熨目。见该条。
三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姜片虫。见姜片虫病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滚山虫之别名,详该条。
《血证论》卷七方。白芍药五钱,甘草三钱。水煎服。治瘀血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