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韩终采药诗》,唐慎微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曾予引用。
【介绍】: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养生术》1卷,已佚。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经外奇穴名。出《类经图翼》。位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4寸,或于百会穴前1寸取穴。主治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病名。系指喉间生肉色赤,层层相叠,饮食吞咽有碍,口中出臭秽之气。《医学心悟》卷四:“喉疮,少阴肾经阴火上冲也。其上腭生疮脾热也;舌上生疮心热也。”《沈氏尊生书》卷二十四:“喉疮,层层如叠,不痛,日久有
病证名。见《经效产宝》。即妊娠肿胀。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妊娠。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即李根皮,详该条。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病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脱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