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妇人良方
见妇人良方条。
见妇人良方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丫发。见该条。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二方。炒香附、砂仁、苍术(米泔浸炒)、厚朴(姜汁炒)、陈皮、茯苓(去皮)各八分,人参、木香各五分,白术一钱,白豆蔻仁七分,炙甘草少许。为粗末,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脾胃不和,不思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为湿化。”太阴属土主湿,故太阴司天则湿化。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天文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长蛇灸。见该条。
证名。前,指小便;后,指大便。①指二便不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清·张志聪《灵枢集注》:“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②指大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