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树果
见《云南中草药》。为棕榈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棕榈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六经皮部之一,属少阳的皮部。《素问·皮部论》:“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说明手足少阳经循行部位上所见的浮络都属于少阳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少阳之皮部。张景岳
指强固的骨骼。《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
病证名。又名囟开不合。指小儿到一定的年龄,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囟门较正常儿为大的病态。一般矢状缝及其他头骨缝大都在6个月时骨化。前囟的斜径,在初生时约2.5厘米,到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初生
病证名。出《颅囟经》①系小儿受到惊恐而引起的啼哭。《景岳全书·小儿则》:“盖小儿肝气未充,胆气最怯,凡耳闻骤声,目视骤色,虽非大惊卒恐,亦能怖其神魂,醒时受怖,寝则惊惕,或振动不宁,或忽而惊叫,皆神怯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的通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气穴,则针游于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