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元机启微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因外邪失治传里,化热熏蒸所致的黄疸。《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
病名。《外科图说》卷三:“白疔者,根在肺,起于右鼻。”面疔的一种。参见疔条。
垂,耳垂珠;角,耳上角。《灵枢·五阅五使》:“墙下无基,垂角去外。”
见《生物学通报》(3):1958。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
【介绍】:参见程玠条。
病证名。又名肥疮、燕口、口角疮。常因脾胃湿热上攻口唇,或先天遗毒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脉并侠于口,其腑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血热经行先期。详该条。
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的舌象。可见于半表半里之少阳证,或痰饮壅盛于肺。少阳证用和解法,痰饮内停用温肺散寒法(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