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经脉》。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一指带下五色俱出。二指带下有五种颜色。
见《本草纲目》。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前臂屈侧,大陵穴上1寸处。主治鹅掌风,口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介绍】:宋代医生。著有《十全博救方》1卷。已佚。
病证名。由阴跷脉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热病》:“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难经·二十九经》:“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奇经八脉考》:“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癎,寒热,皮肤淫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勋条。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臭灵丹之别名,详该条。
即曲骨。《千金要方》曲骨作屈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