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①经穴名。代号sP2。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荥(火)穴。位于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下缘赤白肉际处(《针灸集成》)。一说“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灵枢·本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指病邪盛于下或滞留于下部。《灵枢·卫气》:“下盛则热。”《素问·脉要精微论》:“下盛则气胀。”
治疗胃虚的方法。如胃气虚寒则温胃建中;胃阴不足则滋养胃阴。
书名。4卷。清·郑寿全撰于1869年。作者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全书从阴阳化生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卷1医理总论;卷2~4以问答形式记述阳虚症、阴虚症和一些杂病
出《新修本草》。为郁金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伤科汇纂》。髃骨的别称。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筋疽。见该条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