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肛门脱出,有的在大便时肛门下脱,便后又慢慢收合,但也有病延日久,肛门滑脱不收,不能自然收缩者。主要是由于泻痢日久,中气虚弱,肠薄脂消,使肛门滑脱不收。每多伴见面色青黄,唇色淡白指头发冷等。治以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马脾风,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多气恼怒而成的一种瘕病。以其瘕块形状如鳖,故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平时多气,血凝于气,而成气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入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全书。13卷,并卷首1卷。明·聂尚恒编撰于1616年。卷首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导引法、医学或问等论述;卷1《王叔和脉诀》;卷2《难经》;卷3~11临证各科,分列病证、病理、治法、方剂,间附聂氏治案;卷1
骨名。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又名柱骨。参见柱骨条。
男性尿道口。《寓意草》:“其实漏病乃精窍之病。”
①《备急千金要方》指分娩。②病名。指临产时忽然晕厥。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涎唾、口津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