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群芳谱》。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尔雅·郭璞注》。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垒元戎》。即杏子汤第一方。见杏子汤条。
【生卒】:约八世纪【介绍】:唐代医家。攻研医学,曾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医博士。认为唐以前本草诸书所载的药物太繁杂,检阅不便,删去不急用和有名未用的药物,撰成《删繁本草》5卷,已佚。
《类证治裁》卷二方。杏仁、五味子、木通、菖蒲、人参、桂心、款冬花、细辛、竹茹、酥、姜汁、白蜜、大枣肉。水煎服。治咳嗽气促,满闷失音。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水疳。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即产后恶血入心。详该条。
即肝气盛。详该条。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指治疗肌肉挛急而属于寒的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其法斜针浅刺,故名浮刺。
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丹痧,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