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中消。《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消脾,缘脾经燥热,食物易化,皆为小便,转食转饥。”详中消条。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指甲根后生疔,色赤胖肿、形如半枣。治法见指疔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棉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谿同溪。见八溪条。
病名。《儒门事亲》卷五:“夫小儿丹瘤,浮赤走引或遍身者,乃邪热之毒。”治疗以磁片划出血,外敷拔毒散。类似血管瘤或丹毒的一种。
见《医学入门·本草》。即大枣,详该条。
出《灵枢·小针解》。又名职。四肢。见该条。
为人指甲之别名,见《眼科龙木论》。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训疽。指发于指端和手心、足心及心窝部的瘭疽。证治见瘭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