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古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多由厥阴肝脉积气攻窜所致。《类经》卷十七:“疝在厥阴,其出入上下不常,与狐相类,故曰狐疝风。此非外入之风,乃以肝邪为言也。”参见风疝、狐疝条。
见《草药手册》。为隔山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即物偶入睛证。详该条。
出《传信适用方》。为鼠李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木舌。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丝瓜络,详该条。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燥火喘逆之因,燥万物者,莫燥乎火,故喘症燥火居多,原病式叙喘于热淫条下,盖燥火烁人,则诸逆冲上,诸痿喘呕,诸气膹郁,肺家不宁,喘症作矣。”症见喘咳气逆,吐痰难出,口渴身
是金石类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
指五脏辨证。临床要综合五脏见证,审察其阴阳虚实。《素问·方盛衰论》:“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