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旷世儦、王东野各条。
见《医垒元戎》。即杏子汤第一方。见杏子汤条。
即九转之丹,详该条。
病名。见《重刻烂喉痧辑要》。即白面痧之别称。详该条。
即以艾灸穴位治疗痔漏的方法。出《五十二病方》。《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曾引录“崔氏灸痔法”。现已少用。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方。苧麻根、干地黄各二两,当归、芍药、阿胶、炙甘草各一两。水煎,去渣,内胶烊化,分三次服。治劳损而致的胎动下坠,小腹痛,阴道出血。
【介绍】:见吴其浚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即浊病。见《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因浊病有白浊、赤浊之不同,故名。亦称赤白浊。参见赤白浊、浊、便浊、精浊各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瞖,为翳的异体字,即横翳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