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
病名。出《灵枢·经脉》,生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即疣赘。又名千日疮。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经脉》,生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即疣赘。又名千日疮。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一。即生于胃俞、肾俞之疽。证治同发背。
①骨名。又名骭骨。即胫骨。参见骨条。②经外奇穴名。《素问·刺腰痛篇》:“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近代《针灸经外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蘑菇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见《外科正宗》卷四。多因风、湿、热、虫四者为患。发无定处,初为皮肤发痒,后起淡褐色粟粒样丘疹,表面有落屑,病损逐渐扩大,融合成片,形成肥厚粗糙皮损,形状不一,瘙痒明显,搔
《幼科发挥》卷四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陈皮、半夏曲、炒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猪苓、泽泻、草果、常山、青皮、肉桂、鳖甲(酥炙)各等分。为末,酒煮曲糊为丸,麻子大,陈米汤送下。治疟
病证名。又名阴寒。《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胞络劳伤,子脏虚损,风冷客之,冷乘于阴,故令冷也。”症见阴部寒冷,甚至小腹冷痛,多影响生育。治宜补肾壮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妇人良方大全》:“妇人阴冷,因劳伤
【介绍】:北宋医生。字毅叔(一作义释)。拱州(今河南睢县)人。精医术,以医闻名。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连珠风。详连珠喉风条。
见《本草纲目》。为干姜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