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疫疔

疫疔

病名。又名鱼脐丁鱼脐疮脉骨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丁疮。”《疡医准绳》卷二:“若因开割瘴疫牛马猪羊之毒,或食其肉,致发疔毒,或在手足,或在头面,或在胸腹,或在胁肋,或在背脊……或起紫泡,或起堆核肿痛创人,发热烦闷,头疼身疼骨节烦疼。”与今之皮肤炭疽证同,故今人称为疫疔。系因感染疫死畜毒所致。好发于头面、颈项及手臂等暴露部位。初起证见皮肤出小疹,形如蚊迹蚤斑,迅即发为水泡,继则出血坏死,干燥结黑痂呈凹陷,形如脐状,周围肿胀蔓延,身发寒热。可用丝瓜叶、连须葱茎叶捣烂,以酒和服。余治同疔疮。同时应隔离患者,深埋死畜。加强屠宰管理,做好预防工作。

猜你喜欢

  • 证治准绳

    丛书名。一名《六科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全书阐述临床各科证治为主。包括《杂病证治准绳》八卷,《杂病证治类方》八卷,《伤寒证治准绳》八卷,《疡医证治准绳》六卷,《幼科证治准绳》九卷,

  • 肾主耳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官,肾气足则听觉聪敏,肾气衰则耳鸣、耳聋。《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通于脑,脑为髓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失于濡养

  • 寸脉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 肉蕈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蘑菇之别名,详该条。

  • 茶积

    病名。见《济生方》卷四。指嗜茶成癖而致积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茶积,好饮茶成癖积,或喜吃干茶叶而成积。面黄,胸膈或空或胀无常也。宜姜黄、吴茱萸、苍术、白术、炮姜、川椒,方用星术丸

  • 留气法

    针刺手法名。或称流气法。《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癥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其法先进针0.7寸,行紧按慢提9数;得气后进入1寸深处,略作伸提,再退回原处。

  • 阴器

    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与肾气盛衰有关。故阴器病症,常从肝肾论治。《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

  • 时计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西番莲之别名,详该条。

  • 单纯性肛漏

    病名。即仅有一个外口和内口在齿线以下,且管道分支少,走行较浅的肛漏。参见肛漏条。

  • 土石

    出《名医别录》。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