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病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介绍】:明代医生。上海县人。年轻时开始为疡医,尤其善于治疗痈疽,认为痈疽中间溃烂,四周积有腐溃物时,非吸之不能尽。故治此种病时,招募人先用苦酒漱口后,去吮痈疽。对贫穷病者,则亲自吮吸。
书名。清·张琦撰。10卷。成书于1829年。本书根据王冰注本的《素问》篇次,逐篇对原文重予校勘注释。黄元御《素灵微蕴》、章合节《素问阙疑》二书。指出错简脱衍者不下数百条,其校文以意定为多,间引《甲乙》
指无名指,即手第四指。《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或指足第四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入小指(趾)次指(趾)之间。”
出《石药尔雅》。为曾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通报》(5):205,1956。即蛤蟆油,详该条。
经脉名。即手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臂泰阳脉:出小指,循骨下兼(廉),出臑下兼(廉),出肩外兼(廉),出项□□□目外渍(眦)。其病:臂外兼(廉)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阳脉。”
出《子母秘录》。即没食子,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治条。
见《江西草药》。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