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3卷。清·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病证名。指婴幼儿伤乳、伤食而致的胃肠病。多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所致。单纯饮乳积滞者,参见乳积条。乳食俱伤积滞者,称宿食不消。《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宿食不消者,脾胃冷故也,小儿乳哺饮食
病证名。即五更泄。《不居集·泄泻》:“五更溏泄。有肾虚失闭藏之职,五味子丸;亦有食积,香砂枳术丸;寒积理中汤;酒积葛花解酲汤。”详五更泄条。
脉诊上用以推断疾病预后依据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五脏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有胃气的脉,在平脉指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在病脉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巳亥主风木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巳亥之上,厥阴主之。”
属泻火通降法。适用于心胃火炽的治法。如因胃火盛而牙龈肿痛、口臭、嘈杂、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可用泻心汤以泻火解毒。又如心火盛而迫血妄行,症见吐衄、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目赤口疮、苔黄、脉数,也可用上方
表里错杂的证候。因平素卫气不足,感邪后邪热内结;或素有胃肠蕴热宿食,复感风邪;或表证治疗失当,里实误用发汗等所致。既有恶风、汗出等表虚证,又有腹痛便秘、舌苔厚黄等里实证。
书名。4卷。清·薛雪撰。本书以内科时病、杂病为主,兼有外、妇、儿科治案,案语简明。薛氏擅长于湿热病,对其病因、病理、治法分析尤详,有独到的见解。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春季温暖,脉象应圆滑流畅,像圆形的规一样。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