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内容之一。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类经》注:“亢者,盛之极也。制者,因其极而抑之也。盖阴阳五行之道,亢极则乖,而强弱相残矣。故凡有偏盛,必有偏衰。使强无所制,则强者愈强,
出《药性论》。为冬瓜瓤之别名,详该条。
即透穴法。见该条。
书名。8卷。清·王德森辑。刊于1910年。本书系摘录数种清代儿科著作中的重点内容编成。其中卷1急惊、卷3麻症,摘自夏鼎《幼科铁镜》;卷2慢惊、卷4痘症,摘自庄一夔《福幼编》;卷5脐风,摘自廖积性《广生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号阅耕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医术,乐于救济乞丐穷人。晚年医术益精,活人更多,死时九十岁。著有《拔萃类方》一书,已佚。
见《闽东本草》。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范汪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据藏族史料记载,七世纪时应藏王松赞干布的聘请,到西藏传授医学。同时应聘进藏的还有天竺的巴拉达札、大食的嘎列诺。三人各自译出本国医疗系统的医学著作,并联合编著成《无畏的武器》7卷,
疏泄,升发透泄之意。肝气有升发透泄作用,能舒畅全身气机。如精神抑郁,可使肝气郁结,甚至影响气血流畅而发生疼痛;肝又能助脾胃消谷运化;妇女的月经和男性的排精,也与肝的疏泄有关。
①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见该条。②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