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黄芪、鲜茅根、生石膏各12克,蜂蜜30克,甘草末6克,山药末9克。先将黄芪、石膏、茅根煎十余沸,去滓取汁,调入甘草、山药末同煎成膏,再入蜂蜜,令微似沸,分三次服,一日服完。治肺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火廓。详该条。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
骨名。即髌骨。详该条。
古病名。见《医学原理》卷六。即录食泻。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黑及草之别名,详该条。
《伤寒论》方。又名桂枝新加汤。桂枝、人参各三两,芍药、生姜各四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治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
经穴名。代号KI20。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名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4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
消瘦干燥之意。《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见《广西中草药》。为穿心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