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坤元是保》。即妊娠脉。详该条。
即天灸,见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腹内拘急,疼痛不舒。《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见《四川中药志》。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项后发际处之疮疖。见《疡医准绳》卷三。多由内郁湿热,外受风火所致。初起形如粟米,渐大如黍豆,坚硬高起,顶白根赤,痛痒较甚,破后流少许脓液,时破时敛,缠绵难愈。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化湿。内服五味
①丧失、耗伤。《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②交争、相争。《素问·脉解》:“阴阳内夺,故目无所见也。”③削弱。治郁病法之一,或吐、或伐、或泻,张景岳称之为“三夺”。《素问·至真要大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冲疽①。见该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小儿丹毒之一,系丹发于头顶部者。宜急用葱白捣汁调芨柏散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