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具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气滞宜疏、气逆宜降,其中又分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详各条。
与顺传相对而言。病证不按一般规律发展。如温热病从卫分证迅即发展至心包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肘关节的别称。
【介绍】:见华佗条。
指臂之上骨,即桡骨。《灵枢·经脉》:“循臂内上骨下廉。”
经外奇穴名。即利尿穴,见该条。
病证名。指因邪气盛实所致的胎动不安。《叶氏女科证治》卷二:“胎实而不安者,惟其素本不虚,而或多郁滞者有之,治宜开之导之,若呕吐不止者,参橘汤(人参、陈皮、麦冬、白术、厚朴、茯苓、炙甘草、淡竹叶、姜),
见王氏医案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不赤不疼泪出,是谓之风泪。”参见迎风流泪条。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