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色合参

脉色合参

切脉与望色须互相参合印证,以明病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脉象与五色诊候在主病机理方面有共通之处,两者合参互证,既可确诊疾病,又可从色脉相应与否判断病情的顺逆死生,故《素问·五藏生成篇》认为:“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猜你喜欢

  • 张汝霖

    【介绍】:明代医生。号济川。猗氏(今山西运城一带)人。先学儒,后专心学医,在当地闻名,有求必应,不计较报酬。但受太素脉影响较大。

  • 片脑

    见《寿域神方》。即龙脑冰片,为冰片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 产门不合

    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 经病发热

    病证名。见《济阴纲目》。即经行发热。详该条。

  • 被膜儿

    出阎诚斋《临产须知评正》。即混元生。详该条。

  • 麦参

    见《云南中草药》。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 手太阳之筋

    手太阳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

  • 孙德润

    【介绍】:清代医家。字慎元。浭阳(属河北丰润县)人。辑撰有《医学汇海》36卷(1820年),包括医理、杂病、补论温疫、脉法等部分。

  • 足厥阴之筋

    足厥阴的经筋。《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 葵花根

    见《四川常见中草药》。即向日葵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