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前臂屈侧,大陵穴上1寸处。主治鹅掌风,口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六畜痫之一。即狗癫。《备急千金要方》卷五:“犬痫之为病,手屈拳挛。灸两手心一壮,灸足太阳一壮,灸脑户一壮。”参见六畜痫、狗癫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病名。出《治疗大全》。即手发背。见该条。
名词。出《洞玄子》。指大阴唇。
调和五味,饮食平衡之意。《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高世栻注:“五味贵得其平,不可太过,是故谨和五味,得其平矣。”
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分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脉诊切按时间相对持久。如促、结、代脉、初持往往不易发现,须久持方向诊察清楚。
参见小儿则条。
即小儿指掌脉纹。见《医方集宜》卷之八。“虎口乱纹多,须知气不和。色青惊积聚,下乱泻如何。青黑慢惊发,入掌内吊多。三关急通过,此候必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