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同外治。《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说明治病的手段,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或从上治,或从下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见《本草纲目》。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睥急紧小。详该条。
出《外科备要》中卷。即蝼蛄疖。因其未破者如曲蟮拱头,故名。详蝼蛄疖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望江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涌流出于外。《素问·著志教论》:“阳气滂溢,干嗌喉塞。”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赪桐叶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及肌肉的纹理。《灵枢·岁露论》:“人气血虚,……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膲理又是三焦通会之处。张志聪《灵枢集注》:“理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之处,故曰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