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中积

虚中积

病证名。指脾胃虚弱而挟有积滞。由脾胃素虚,加之乳食不节而形成。《证治准绳·幼科》:“其候浑身微热,不思饮食,昏昧神缓,抱着一似睡未觉,肚热足冷者,多因吐泻大病及攻击之后而得此候。”治宜补益消积。用参苓白术散消导之药。

猜你喜欢

  • 伤寒心镜

    书名。又名《伤寒心镜别集》、《张子和心镜别集》。金·常德撰。全书只七篇短文,首论双解散用法,并讨论了伤寒的一些治法,传经以及亢则害、承乃制等问题,后人将其附刊于《河间六书》之后。

  • 白龙须

    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八角枫之须根,详八角枫条。

  • 红外线穴位照射疗法

    用红外线照射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以白布遮去应照穴位以外皮肤,用红外线发生器照射穴位,以病人自感局部温热或皮肤出现淡红色为度。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痹痛等。

  • 呆病

    病名。癫病的别称。《石室秘录》卷六:“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也,如饥而悠悠如失也。意欲癫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时睡数日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有时将己身衣服密密缝补,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与人言则煎语而

  • 金津、玉液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名金津、玉液。位于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称金津,右称玉液。主治重舌肿痛

  • 铍刀

    出《华佗别传》。即铍针。见该条。

  • 韩文海

    【介绍】:唐代医学家。据藏族史料记载,七世纪时应藏王松赞干布的聘请,到西藏传授医学。同时应聘进藏的还有天竺的巴拉达札、大食的嘎列诺。三人各自译出本国医疗系统的医学著作,并联合编著成《无畏的武器》7卷,

  • 下廉

    ①经穴名。代号LI8。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4寸处。一说“在曲池前五寸”(《医学入门》)。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

  • 红中黑纹舌

    亦称厥阴舌。舌边红,中央见黑色湿润纹状苔。乃为阴毒客于厥阴肝经之候,若证见四肢厥冷、身恶寒、腹痛,脉沉细等,宜温中散寒(见《伤寒金镜录》)。

  • 胸堂

    ①指膻中穴。《备急千金要方》:“上气厥逆,灸胸堂百壮。穴在两乳间。”②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两乳之间,胸骨之两侧缘。主治咳嗽,喘息,噎膈,咯血,心悸,怔忡,乳少乳痛等。艾炷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