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有应。即疔疮旁再生一小疮,谓之应候。可用针挑破小疮,以泄其毒。疔疮有应候者易治;若旁无小疮者为无应候,亦称无应。其毒甚,难治。
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黄水者,其根起于脾,其状先从腹肿也。”参见十水条。
出《本草拾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眼生长肉。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继受寒凉,或情志内伤等,致使宿血停滞,凝结成瘀,内阻冲任胞脉,碍血下行,血滞胞中。症见经前或经行之时,小腹刺痛拒按,经血量少、有块,血块下后痛减。治宜活血祛瘀。方用膈下
见《卫生宝鉴》。即茯神木,详该条。
见《本草原始》。为松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提毒丹,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阴阳二气的交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