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核的异体字。参见核骨条。

猜你喜欢

  • 经水涩少

    见《丹溪心法》。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 穿踝痰

    病名。生于踝部的流痰。证治参见流痰条。

  • 孟春沂

    【介绍】:见孟继孔条。

  • 牛筋条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 薜(bì 壁)衣道人

    【介绍】:见祝尧民条。

  • 九炁(qì 气)丹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熟地黄八两,制附子四两,肉豆蔻(面炒)、炮姜、吴茱萸、补骨脂(酒炒)、荜拨、五味子各二两,炒甘草一两。为末,炼蜜或山药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六十至一百丸,开水送下。治

  • 思伤

    指思虑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思伤》:“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用一志汤等方。

  • 风惊食三痫

    小儿痫疾的三种证候,简称三痫。《备急千金要方》:“小儿之痫有三,风痫、惊痫、食痫也”。其发病原理,《婴童百问》:“发痫者,小儿之恶病也。幼小血脉不敛,骨气不聚,为风邪所伤,惊怪所触,乳哺失节,停滞经络

  • 大楗骨

    又名髀骨。俗称大腿骨。即股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大楗骨,一名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槌,接于骨。”

  • 黐(lǐ 离)头婆

    见《广州植物志》。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